徐弘川回到寝房,打算把蟒衣换下,突然瞥见床榻上暗红色的血迹。
那是象征女子贞洁的落红,本该是出现在洞房花烛夜的喜帕上。
徐弘川缓缓走了过去坐在床边,静静地望着那抹处子落红。
这时,小厮过来打扫,他轻喝道:“站住,在门口等着。”
随后,他拔出随身的匕首来,将那块沾着血迹的布料割下,又找了个锦盒将它放了进去,再把那锦盒放进多宝柜的匣子里。
溶月随公婆默默地坐在马车里,心酸地垂着头不说话。
姜元发好像刚才什么都没发生一般,左右打量这宽敞的马车,还四处摩挲着,口中赞道:“这马车真是阔气,啧啧。咱们回了昌乐可要在县衙门口转一转,让县令大人好好瞧瞧。”
陈氏白了他一眼,心中还懊恼着计策失败呢,又不好冲着溶月骂,一肚子气就这样一直憋到了家。
果不其然,这马车刚到姜家时,左邻右舍的小厮丫鬟的都跑出来瞧,姜元发得意地从马车上下来,有人还凑上来问姜员外这是去哪了,姜元发佯装随意轻松地答着,去拜访了青州府的都指挥使大人。
众人一听,这可不得了!
其实外头早传开了,青州府新上任的都指挥使大人与姜员外颇有渊源,只不过姜家没放出准话来,众人只是猜测却不敢细问。
陈氏勉强地笑着应付着众人,那一张张巴结的嘴脸看得她火气大!
那小畜生还想把他母亲迎回来?做梦!
溶月一声不吭地跟在婆母后头进了屋,婆母身边的赵嬷嬷赶快摆了饭。
溶月忍着身体和心里的痛楚,默默在一旁伺候婆母用饭。
腿心的刺痛提醒着她昨夜的荒唐,可更加荒唐的是婆母的所作所为。
若说她婆母不知道簪子上头的古怪,她是不信的。
她是姜文诚明媒正娶的发妻啊!婆母为什么要这样对自己?
等用过了早膳走出饭厅,溶月跟着婆母到正房屋里,平日里这个时辰,她要在婆母左右侍奉,不是捶背就是捏腿,婆母舒坦了她才能退下去歇一会。
来到婆母的屋里后,丫鬟婆子都退出去了,溶月实在忍不住开口问道:“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?”
陈氏面色一沉,忍下心中不快,一屁股坐到堂屋的椅子上懒懒道:“不是说了么,都是误会。”